[12月09日]飞秒激光直写光量子集成芯片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5-12-08

题 目:飞秒激光直写光量子集成芯片及应用
报告人:金贤敏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特别研究员)
时 间:12月9日(周三),下午2:30-3:30
地 点:南校区第一实验楼423会议室

 

报告摘要:

量子信息技术有望实现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信,计算能力随计算位呈指数增加的超高速计算,超越标准量子极限的超精密成像和传感等革命性的技术飞跃。然而,量子信息技术正面临宏观光学器件的尺寸和集成度的瓶颈性限制,看似技术上的限制其实根本性地使得量子信息技术仍然只是停留在小尺度的原理性演示阶段。在科学上,通过芯片化构建大规模的量子系统将使得人类能够探索全新的量子世界和领域;在技术上,芯片化的量子器件和系统是推动量子信息技术实用化的必然,进而依托量子信息技术推动信息技术变革。报告将介绍我们针对宏观量子光学系统走向集成芯片面临的新问题开展的研究,包括在上海交大搭建的飞秒激光直写光量子集成芯片2.0平台和已取得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计划以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需求为牵引,研究芯片与卫星浮动载台、地面量子通信网络和多光子纠缠源的兼容性问题,为“量子卫星”、“京沪量子干线”和“大规模玻色采样量子计算”的芯片化集成化应用开展基础研究。

个人简介:

金贤敏,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入选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

2010年赴英国牛津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合作导师为牛津大学副董事长,皇家科学院院士,著名量子光学和超快光物理专家Ian Walmsley教授。期间在宽带光存储,基于光子芯片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作为骨干参与了多个由英国(EPSRC),美国空军(AFOSR)和欧盟(European Commission)支持的重大项目。2012年同时获得欧盟授予的“玛丽居里学者”(Marie Curie Fellow)和牛津大学“沃弗森学院学者”(Wolfson College Fellow)。2013年起开始在上海交通大学组建光子集成与量子信息实验室。2014年11月辞去牛津大学的职位,全职回到上海交通大学工作。2015年获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已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35篇。其中包括Science (2 篇),Nature Photonics (5 篇),Nature Physics (1 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3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7 篇)。文章已被SCI引用800多次。研究工作多次被国际媒体报道,包括TIME,Nature,Science,Scientific American,Physics World,New Scientist,Physics Today,WIRED,Discovery 等。参与的工作入选了20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第一作者完成的“远距离量子隐形传态”工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上,并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科技部评选的2010 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